向南怀瑾学人生智慧
李叔同(1880-1942)中国早期话剧奠基人之一、教育家、书法家。名岸,又名息霜,后来剃度为僧,法号弘一。祖籍浙江平湖,客居天津。青年时代即接受新思想。1901年入上海南洋公学肄业。1905年东渡日本,习绘画于东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并兼攻音乐。在此期间,和曾孝谷等人共创了春柳社。1910年学成归国。1912年加入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担任《太平洋报》副刊画报主编。1918年皈依佛门,剃度于杭州虎跑寺。 弘一法师一生的成就是无比辉煌。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另一高峰,“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比荣耀。 南怀瑾先生1918年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后赴台湾执教,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又远赴欧美等地,考察讲学。门生弟子遍天下。先生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于佛、道、佛皆有精深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有巨大声望。
¥32.00元

向南怀瑾学人生智慧

内容推荐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生活,那么你就将会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
    人的心如果一昧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本书用佛的视觉来阐述人世间的生命玄机,用精简的方式来向世人传授佛的理论。
    儒家一道登山,道家顺流入海,佛家神游宇宙,得此三种妙味,一生受用无穷。理在不烦,简明为真;法不在多,有用就行。希望读者朋友们能从本书中有一言二旬之得,能解开一个心结,能解决一道难题,能发现一个目标,能找到一条道路。
    
目录
第一篇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佛说,得之应坦然,失之应淡然。别把生活限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标准上,我们应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在平凡中感悟幸福的真正含义。摒除生活中令自己不快的事,我们就可以收获幸福和喜悦。让一切随他去,随缘而行,随遇而安,如果不能满足现状,不曾随心自在,便不能称为世间自在人……
一颗平常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惜缘方是有缘人
自然地来,自然地去
爱不分生死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用平常心经营人生
懂得适可而止,以免过犹不及
欢喜自在一念间
缘来缘去皆是福
缺憾未必不是一种美
沉默是金,尽在不言中
第一篇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佛说,得之应坦然,失之应淡然。别把生活限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标准上,我们应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在平凡中感悟幸福的真正含义。摒除生活中令自己不快的事,我们就可以收获幸福和喜悦。让一切随他去,随缘而行,随遇而安,如果不能满足现状,不曾随心自在,便不能称为世间自在人……
一颗平常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惜缘方是有缘人
自然地来,自然地去
爱不分生死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用平常心经营人生
懂得适可而止,以免过犹不及
欢喜自在一念间
缘来缘去皆是福
缺憾未必不是一种美
沉默是金,尽在不言中
第二篇  立身处世的哲学——做人才是最根本
在人际交往中,投其所好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有效沟通的方式。要想掌握人际交往的分寸是一门艺术,不懂得柔与忍的做人哲学的人就很难把握。尊重他人的隐私,不打探、不讨论、不参与,除非他邀请你这么做,这是个人休养的表现,也是高层次的信任和关爱。朋友之间再亲密也不能忘了以礼相交,千万不要因为趣味相投就陷入松懈或粗心大意,不能彼此尊重的友情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
世界上最短的距离
做个“扮猪吃老虎”的人
心圆则烦恼消
做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热心助人,其福必厚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空间的
做人要学会变通
随机应变,让人生在变通中出奇制胜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忍耐,做人的深度修炼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想的处世态度
第三篇  欲念放下自逍遥
尘世间的一切妄念不过是生命中的烟云。心乱只因心在尘世,心静是因心在禅中。决定人生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心境。心灵纯净就不会被外物所左右。保持一个从容淡定的心态,有利于人们更加清醒深刻地认识自己。
生活,一张无常的尘网
平常心是道
以赤子般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
欲望只可浅尝,不可沉溺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活在当下,你才是你自己
幸福是一种态度
安心即住
简单地生活
欲念一生福自去
懂得屈伸之道
生命中的坚持与放弃
第四篇  知足常乐,富贵于我如浮云
佛家言:“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一个懂得快乐真谛的人,能够超然物外,不为外物所累,贫穷不以为苦,富贵不以为乐,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从容应付,自在生活。
莫让诱惑指挥头脑
不要在富贵的诱惑中迷失自我
爱财太过,是取祸之道
名利皆为身后事
金钱不是成功唯一的标准
富贵于我如浮云
拥有财富不如拥有智慧
财色名利只是人生的泡沫
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
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
第五篇  寸有所长,各尽其用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社会一切活动中,人是决定的因素。一个人的能力总是长短互见,用其短处他就是个矮子,用其长处他就是个巨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人才各不相同,每个人才都是宝贵的。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学会认识、识别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才。
气度决定用人格局
掌握平衡互补的用人之道
实现由“取”到“予”的转变
拥有真本领,终有发达时
善用那些不拘形色的高人
不拘一格的取才之道
用其短则短,用其长则长
做人常自省,为人敢担当
以言举人和以人废言都有失偏颇
第六篇  友谊是人生的一笔储蓄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尊重,顺其自然,没有功利心,没有欲望。生活就是平淡,交友亦是如此。人生中得到忠诚的朋友,就犹如找到了珍宝。忠诚的朋友是最值得信赖的人,无论我们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忠诚的朋友都会与我们在一起。当我们需要帮助时,他们就会及时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同享欢乐,共分忧愁。
亲如蜜而淡如水的交友原则
朋友之间,有礼有节
要交真朋友,先做真朋友
君子相交不计名利
朋友在精不在多
多益少损的交友之道
莫用苦口良药伤感情
友谊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交人先交心
第七篇  心存孝义自感天
爱需要用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自己的父母,你便不会总为自己推迟行孝的举动而寻找借口。你曾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吗?你曾感受到周遭人、事、物随着时间不断改变吗?你曾想过最亲近的人有一天离你而去吗?世人在年少时大多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爱,等自己为人父母,理解父母的苦心时,父母已经等了很久了。所以,孝敬父母要趁早,现在就去做,不要等父母都不存在了而空留遗憾。
百善孝为先
不知孝者业障深重
孝是一种回报的爱
孝不仅仅存在于形式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痛
你对孝的态度有多深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有扇门永远为我们敞开
第八篇  留有善念在心中,德天下者得天下
人与人之间慈善关爱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是人际和谐、团结、协作的前提。心存关爱之念,怀有善心会给一个人的人生创造出无限广阔的天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一种善心,树立一种善待他人的情怀,这样,你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德使人真正幸福快乐
承载事业的九种道德
德天下者得天下
乐于布施集福德
成人之美,也是成己之美
诚信是永恒的美德
送一轮明月给他
留有善意在心中
君子以厚德载物
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
做个善良的人
第九篇  生命只在呼吸间
生命是一场惜福的过程,懂得惜福、培福,珍惜人生每一刻,不要让时光空过,才能自在地面对生命的无常。
佛说:“人命在呼吸间。”人无法关注自己的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既然生命这样来去无常,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爱惜它、享受它,让这无常、不实的生命,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的价值。
珍惜生命,珍惜现在
有生必有死,无生即无死
人命在呼吸间
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
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死亡是一次新的旅行
丹青一世,泼墨人生
繁华过后总是空
看透世间的纷纷扰扰
第十篇  在坠落的过程中学会飞翔
禅宗认为,禅因磨难、挫折而产生,禅因磨难、挫折而成立,禅是无穷劫难之中的一种信心,抽去苦难禅便不存在了,禅宗的这种观点,恰恰为一些处世者点亮了心灯。如果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遭遇到了苦难,你一定不要被苦难击倒,要坚定信念,把苦难看作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沉着冷静地找出相应对的方法,通过战胜苦难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这才是善于生存处世的不二法宝。
承受黎明到来前的黑暗
逆境让人茁壮成长
学会欣赏厄运之美
功到自然成
磨难是一笔财富
山高怎阻野云飞
有目标才能成功
战胜自己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输得起才能赢得起
自信使你不畏失败
忘我地前进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媒体评论
一切众生都有相同的圆满觉悟的“佛性”,它毫不神秘,它是人性中最完美无缺的那部分。佛是最有智慧、实践能力、能纵观一切、坚硬不摧、大慈悲、清净、自在、法音动听、净除所有障碍、指点众生普遍觉悟、自修证得圆觉、大贤大善的。    ——南怀瑾
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小人就不一样了,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别人纵然影响了他,然而人各有志,到了利害关头,意见冲突,相处就不会融洽,自然而然变成同而不和了。   ——南怀瑾
人生最大的幸福事,夜半挑灯读南怀瑾大师著作,为您讲读禅宗宝典,释解人生之惑。 ——钱穆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德国哲学家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