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共和
¥66.00元(上下册)

文明的共和

《文明的共和》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的根本特质是:易学认知方式、和谐价值诉求、礼乐行为模式与通学学术范式的结合,最终形成儒学道姓文化体系;因其素有“一经贯九学,九学互比象”的开放范式,故可吸收、包纳印度佛学、西方科学,此乃其巨大生命力之所在。中华文明奠基于炎黄二帝的合符会盟,其根本特质是共和;五千年来,建立了部族、贵族及君臣三大共和,最终有了人民共和国;渐次形成了姓氏共和的家庭结构、百姓共和的社会结构、家国同构的国家机构和权力运行结构。四大结构融汇成中华文明的整体,具有开放性、融通性、平衡性和稳定性,故而五千年连绵不断,共和国乃是其继承和发扬。相较于西方民主(钱主)文明、印度宗教种姓文明,中华文明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合理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恢复文化与文明的自信,重建民族的文化人格与国格,从而走向自新、自强之路。
 
 
《文明的共和》箴言
 
文化失语与文明自卑  民族生存的合理性在于文化与文明。而我们一方面否定、谩骂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又想建立民族的自信与自尊;一方面说自己的文化博大精深、灿烂优秀,另一方面又数典忘祖、崇洋媚外。这种文化精神分裂的状态持续了百年,以至于陷入了文化失语与文明自卑的泥沼中……
人口分布与圆满人生  在唐朝,人口的分布一成在丛林、两成在城市、七成在乡村;加之可以自由流动,满足了对三大关系的全面诉求——人与物的最大化诉求在城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化诉求在乡村实现,人与自我的超越化诉求在丛林实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状态,亦即好的、圆满的人生……
人类特殊的宇宙价值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身是净能信息开发最完整的生命体,故而得到了快速觉悟的机会。因而应以敬畏自然共合体的心态,明确人类特殊的宇宙价值;应以平等大爱、万类和乐之心,救赎一切众生,修复被毁坏了的自然秩序。此乃人类长生久视的根本条件……
应将三大体系融会贯通  全球一体化的学术,应将三大体系融会贯通,吸收印度文化内证的精妙,吸收西方文化外证的精确,从而合璧于中华文化内外兼修的中道平衡之上。此乃文明的共和……
上天送给人类的温馨家园  中华乡村文明是一种按自然性理展开的和谐、平衡的共和文明,它具有无限的开放性、融合性、互通性和吸纳性,是人类重大的文明成果。如果说婆罗门文明是上天送给人类的明灯,那么,中华乡村文明就是上天送给人类的温馨家园……
 
李漫博、马学禄的传奇
第一作者李漫博,作为一工科学子,大学时期即著述了《道德经译注》一书。时任保定市经济开发区主任的第二作者马学禄“慧眼识珠”,洞烛其读书潜质,便把他调入开发区,让其专心读书,重点的是融通易经之变易、简易和不易之学,包括修佛若许年,可谓 “养士”、“得士”的当代“经典绝版”传奇故事。于是,李漫博卅年如一日,目不窥园,心无旁骛,遂将儒释道三教融会贯通。自去年以来,他们出版了这套丛书的三部著作——《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整体观》《教育与圆满人生》《文明的共和》,被学界誉为“求道之书”。前不久,李漫博被北京大学聘为客座教授,频频在北大、清华、人大和中央党校开讲座。马学禄是高级经济师,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低炭经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更是当代“慧眼识英雄”的伯乐,精心培养了一个后劲十足的“潜力股”国学大师,较之孟尝君等“战国四君子”养了一群“鸡鸣狗盗之徒”(王安石语),何啻胜于十万八千里耶!
 
总序  融合与创新
 
李漫博  马学禄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科学理性文化与文明,以其强大的器物文化为先导,不可阻挡地摧毁着人类其他的文化与文明,似乎它就是人类终极的、必然的光明大道。
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它暴露出了不可持续等重大缺陷。事实已经并正在证明,它不能指引全人类走上和谐与富裕之路。这对于它的自恋者和崇拜者,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于是人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在全球视域下寻求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新资源,重新审视唯一延续五千年、从未断裂的中华文化与文明,并重新认知、解读及评估它在人类未来中的价值。
中华文化与文明同印度、西方的一样,均是独立起源的、完整成熟的庞大体系。在三大体系没有交汇以前,它们几乎都是独立发展的;在此时代,任何一种体系都无法认清自己的特质及其与其他文化、文明的差异;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三大体系开始交汇、碰撞在一起,开始相互面对、相互审视。而交汇最充分、碰撞最激烈的区域,就在中国大地上,就在中华民族内心里。1800年前,中国开始吸收印度佛学文化、伽蓝丛林文明;300年前,中国开始吸收西方的科学理性文化;100年前,中国开始吸收西方的工业化城市文明。就像有了镜子,人们就不能看清自己的容颜一样,现在,我们终于可以从三大体系中了解自己了。这是其他文化都不具备的重大资源。
中华文化与文明的第一次自认知肇始于唐代。僧侣的交流、商人的往来及丝绸之路的畅达,将印度、西方的文化与文明带入了中国,大唐帝国将三大体系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类最繁盛的文化与文明。不过,那时的中国处于上升时期,故而有充分的开放与自信,而外来者则处于弱势。于是,我们将印度的丛林文明与西方的城市文明,镶嵌在了自己乡村文明的镜框里。
我们的第二次认知与反省肇始于清朝末年,而且是在四个大背景下进行的。
一是自1693年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我们的知识精英、皇族乃至百姓都深受鸦片百年的毒害,中华民族陷入了整体腐化、沉沦的泥沼中。
二是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周期律的衰败期。大清国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民不聊生,所以我们看不到自己光明的一面,更没有机会深入、全面、整体地观照自己,了解其何以持续几千年,及其生命力之所在。
三是中华文化与文明面临着“千古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如此强大、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的西方文化体系的挑战,面对救亡与图存两个生存问题,全民族都陷入了生死存亡的焦虑之中,我们根本没有时间细致深入地观察西方。面对上升的、年轻的、强大的西方,我们还看不到其劣势和弱点,完全被其强大的器物文化(船坚炮利)震慑住了。
四是这次认知与反省,是在西方意识形态、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潮下进行的。此时中国的学者和文化精英,几乎都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和意识形态,于是从西方的学术体系中汲取了认知与反省的思想工具和方法,汲取了观念、概念与理念,而将中华文化当做僵尸进行解剖和分割;那时的中国,谁要是不否定传统、不谩骂祖先,就意味着不革命、不进步,从而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整体的文化焦虑之中。一句话,我们的第二次反省,是在被西方打蒙了的状况下做出的。可悲的是,这样的思潮迄今还在继续。
人类的生存是文化与文明的生存,民族生存的合理性也在于此。我们一方面否定、谩骂着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又想建立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尊;一方面说自己有博大精深、灿烂优秀的文化,一方面又数典忘祖、崇洋媚外。这种文化精神分裂的状态已经持续了百余年,以至于今天,陷入了文化失语与文明自卑的泥潭中,不知道我们的文化优秀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要保留什么,要放弃什么;说不清几千年来,我们是如何创新文化、变革文明的。这也就是我们百余年来反省的结果。这显然是不圆满的,因为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重生的勇气和自信,从而也就没有找到自尊、自强的出路;所谓民族复兴也就缺乏自内的文化支撑。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不再是任人宰割与欺凌的民族,西方世界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了诸多的不足与弊端;救亡图存的中国转化为复兴、崛起的中国。这样,我们就有条件和环境来泰然自若、全面深入地去反省,反省全人类的一切文化与文明;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人类的发展方向,从而奠定崛起的思想基础。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去重新认知、反省中华文化与文明,克服上一次反省的历史局限性和片面性,还其本来面目,发现它所具有的人类普世价值。
这次反省,既不带有文化、文明的自恋情绪,也不带有自卑情绪;既不站在中华文化中心论的立场,也不站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立场。这次反省,我们是从总结人类思想成果的观念出发,从全球主要文化、文明的整体视域出发,从解决人类未来和谐共生、消解文化与文明冲突的立场出发,比较三大体系的差异;从整体入手,了解其奠基与特质;在重新认知的过程之中,进而发现解决人类现实问题的智慧及资源。要知道,西方的科学理性认知方式没有开出认知自我本体的路径,其最大化的经济价值诉求亦将人类带向了毁灭的边缘;西方的行为方式每天都在制造着霸权、颠覆、恐怖与杀戮。我们再也不能匍匐在地,以崇拜、迷信的心态对待西方文化与文明了。
文化是人类与自然失衡的产物,是人类不得已的选择;文明是文化内部冲突的产物,也是人类不得已的选择。三大体系已经交汇、碰撞于中国,已是无法回避的“实事”。我们必须从这个实事中“求是”,全面、客观、深入地认知三大体系。这样,才能找到人类文明融合、文化创新的方向,中华民族将为人类的文化与文明的共和树立起典范。
为了恢复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与文明的自信,我们做出了30年不懈的努力,完成了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再认知的学术体系——《全球视域-中华文化与文明》。这套书将包含一系列著作,其中,第一部《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整体观》、第二部《教育与圆满人生》、第三部《文明的共和》已经完成,并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除此之外,《美学与戏剧》、《易学·中华文化认知方式》、《和谐·中华文化价值观》、《觉悟与自由·中华文化宗教观》、《衰落与崛起·中华文化发展观》、《共享与富裕·中华文化经济观》、《家天下·中华文明家庭结构》、《百姓社会·中华文明社会结构》、《家国同构·中华文明主权结构》、《大三权两系·中华文明政治结构》(均为暂名)等著作,或已完成初稿,或已完成了写作大纲。
这些作品均从人类的自性出发,在三大体系的广阔视域中比较各自的特质,重点阐释中华文化与文明的生命力所在,阐释其融合与创新的可能及路径。三大体系的交汇和冲突,固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矛盾、混乱,也带来了宝贵的资源、伟大的机遇。只有开启中国人的智慧,认清楚三大体系的本来面目,厘清各自的奠基与特质,将其自性本体融合在一起,中国才能和平崛起;只有中国得到了整合、创新三大体系的机遇,调节了中国内部的文化冲突,亦即调节了人类的文化冲突;建立了中国内部的文明共和,亦即建立了人类的文明共和,或许全球统一的文明模式将在中国诞生。
我们希望以此唤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尊和自强,并构建起人类共同理想与普世价值的平台和起点。
2012年10月30日
 
 
消解文化冲突  创建文明共和
 
□ 王振德
何为文化,何为文明,二者有何联系与区别?迄今世界上产生了哪些独立、成熟的文化与文明体系,又将如何完成其创新与共和呢?这对于人类的现实、未来有何重大意义?如何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内在冲突?何为好的、圆满的人生呢?癸巳孟冬,一场“学术风暴”如冬季之阳,其华晔晔矣,辉映着“雾霾压城城欲摧”的京华;一个“草根思想家”——白衣秀士李漫博频频登堂入室,亮相于北大、清华大讲堂等,娓娓阐释着其赋有“颠覆意义”的学说,将高深的学理思考予以通俗化的解读。这里套用梁任公所言: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思想起八代之衰。
 
融合三大体系
 
《韩非子·大体》说:“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仲冬时节,历经卅年修为,李漫博、马学禄合著的“全球视域·中华文化与文明”丛书之《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整体观》、《教育与圆满人生》,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文明的共和》亦将由该社付梓。这套丛书,被学界誉为“求道之书”、“救弊之学”,吾以为然矣。
马克思、黑格尔曾深刻揭示:人只有在他者之中,方可实现自我认知、自我价值。李马大著认为,自汉唐迄今,随着丝绸之路、僧侣往来和列强入侵,便将印度、西方等文化与文明带入了中国。大唐帝国朗朗如日月入怀,将它们镶嵌在李唐乡村文明的镜框里,予以对比、考量、融汇和创新,于是形成了文化与文明三大体系的共和。
作者认为,民族生存的合理性就在于其文化与文明。但是,一个半世纪以来,在西方鸦片和炮火的毒害、轰击下,在其文化中心主义、人类进化主义的熏染下,我们始终走出不文化封闭、文明分裂的怪圈,一方面对传统文化掘瑕擿衅、掘墓鞭尸,另一方面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坐井观天,泥足深陷。故而,无法挣脱文化失语与文明自卑的泥沼;如是,所谓“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缺乏自内的精神支撑。只有开启了中国人的智慧,认清三大体系的本来面目,厘清各自的奠基与特质,中国才能和平崛起;崛起的中国必将“度义而后动”,融会贯通三大体系,从而自化化他,或将开创人类文明的共和。关于这一点,李漫博在讲座中孜孜以求:
我们全球一体化的学术,应将三大体系融合、创新,吸收印度文化内证的精妙,吸收西方文化外证的精确,而又合璧于中华文化内外兼修的中道平衡之上,此乃文明共和……正如先贤所说的“和而不同,谓之通”。今日复兴的中国,必须合通三大体系,变通内外之学,融通本体与现象,从而卓立于东方文化心物一元的根本立场上。倘如是,即可解决人与人、人与物和人与自我三大关系的内在冲突,解决人类在现代化、一体化进程中所遭际的深层危机。
所谓“中道平衡”,就是“执两用中”、“礼之用,和为贵”,亦即动与静、变与常、“变易”与“不易”的相辅相成。北宋苏洵曰:“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非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正是因为我们几代文化精英竞相膜拜西方器物文化,而将亘古延续的中华智慧文化弃之如敝屣,因此无法走出认知的怪圈。可谓覃思既鲜,流弊丛生,圣言离本,传承式微。哈佛大学博士张隆溪曾鄙夷道:中国人最没出息的是,每一步都追随美国人。
 
守护万类和谐
 
《管子·牧民》云:“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君子的品格就像天地、日月一样,无私覆,无私载;无亲疏,无远近;烛照鸟兽,润泽草木,意即“道法自然”。印度文化巨人泰戈尔也曾说过:系着黄金的鸟儿飞不起来。可见,中国、印度两个文明古国都不乏平等的文化精神、超越的价值诉求。《文明的共和·下卷》开宗明义:
《礼记·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孝经·圣治》亦道:“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类世界是最易于觉悟的世界,人身是净能信息开发最完整的生命体,故而得到了快速觉悟的机会。我们必须以敬畏自然共合体的心态,明确人类特殊的宇宙价值;也应成为觉悟者,以同体大悲、平等大爱及万类和乐之心,救赎一切众生,修复被现代工业文明所毁坏的自然秩序,为万类留下应有的生存环境。此乃人类长生久视的根本条件。
《菜根谭》有言:“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所谓“了”,即了悟、了无挂碍;“以万物付万物”,即万物各得其生,各尽其用;“还天下于天下”,即天下是众生的天下,我们应当抛却贪念,物归原主;“出世间于世间”,讲的是超越、超脱。
理贵在于得要,事终成于会机。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与崛起,文化生存环境已经大大改观,遂有条件、有必要在新的历史格局下进行重新认知和反省,反省全人类的一切文化与文明,尤其是三大体系。这样,才能把握人类的发展方向,奠定崛起的思想基础;这样,才能克服兵临城下所致的历史局限和片面性,为中华文化正名——名正方能言顺。王安石曾以凌云健笔设问:“天有过乎?有之,陵历斗蚀是也。地有过乎?有之,崩弛竭塞是也。天地举有过,卒不能累覆且载者何?善复常也。”所谓“陵历斗蚀”,即星宿冲犯,日食月食;所谓“崩弛竭塞”,即山岳崩塌,河湖枯竭;天地运动并非完美无缺,而依旧可天覆地载,化育众生,乃因善于回归常道。
庄子曾说:“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所谓“无为为之”即任物循性自化,不施加外力;“无为言之”即不以纷纭学说干扰万物的本性;“不同同之”即透过万物扰攘的形式,来把握其玄同的本质;“行不崖异”即行中庸之道;“有万不同之谓富”即维护不同的万类,乃富足之源。庄子下面进一步提出“万物一府”的境界,并且说:有机械之人必有机巧之事,有机巧之事必有机诈之心,有机诈之心则必有害于仁义礼智信!此言宛然穿越时空隧道,针对当今西方世界而言的,此即古今一理也!要知道,西方的科学理性思维,始终未开出认知自性本体的路径,其最大化的价值文化诉求,也将人类带向了毁灭的边缘。张国群在《人类出路》中说,现在全世界人口已逾70亿,人类的无度发展导致人与天、人与地、人与万类的矛盾日益加剧,生态足迹严重透支,遂致天灾人祸频频——天灾乃人祸,人祸亦天灾。
柳宗元诗云:“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西方基于进步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其画皮之下掩盖着的就是私欲和掠夺。以是,造成天地自然层面的资源消耗枯竭化、温室气体饱和化、反常天气正常化、物种灭绝加剧化和生态危机极端化;也造成国际社会层面的市场经济妖魔化、公民选举绑架化、民主国家贵族化、美元印制随意化、信用危机崩溃化和霸权主义合理化……长此以往,天下伊于胡底?又如何“回归常道”哉?
 
开创人类共和
 
战国《荀子·礼论》言道:“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中国夐古即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北宋大儒周敦颐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太极图说》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矣。”可见,中国向来不缺乏“共和”的思想渊源、学术基础。儒家讲究人伦之和,道家讲究天地之和,佛家讲究众生之和;三教融汇,又形成儒释道三教之和。星云大师认为,包容的哲学、和谐的目标、平等的价值等,就是华人贡献给人类的般若或智慧;越是伟大的国家,越是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胸襟。凡此种种,就使得中国具足了共和文明发祥地的品格,具足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终极理想。李马书中说:
唐朝中期,人口的分布呈现1:2:7的结构,即一成在丛林,两成在城市,七成在乡村;加之人口在这三种业态下的自由流动,既满足了人们对三大关系的全面诉求,又避免了文化冲突。人与物的最大化诉求在城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化诉求在乡村实现,人与自我的超越化诉求在丛林实现。这几乎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状态,亦即好的、圆满的人生。
苏轼云:“夫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马学禄、李漫博卅余年来上下求索,其旨归即是唤起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文明国格,并力图在这个三大体系的交汇地、试验场,搭建人类共同愿景的平台,亦即天下大同。书中说:中国应当高擎“文明共和”的大旗,上书三个关键词——觉悟,和谐,富裕;进而消解文化冲突,构建文明共和。正如孔子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追索,正符合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和平外交政策,契合其“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互赢”的一体化精神。
星云大师曾用宋代禅师柴凌郁的一首偈子,来比拟中华文化与文明所深蕴的包容、进取之力道: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注明:此稿已于2014年1月5日在《今日中国论坛》杂志(总第114期)刊发(第38-39页)
 
目  录
 
 
总序融合与创新1
引论
一、人类历史的主题
二、和平的文化进程
三、战争的文化进程
四、广义的战争
五、全球一体化条件下的战争与和平
导论
一、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文化演变
二、人与人关系的文化演变
三、人与自我文化关系的演变
四、文化内涵的四个基本层次
五、人类的三大文化系统
六、文化的核心是本体与现象的认知
七、全球一体化与文化的交汇
 
《文明的共和》上卷
 
第一篇人类文化的起源、演变及文明的性质
第一章人类的失衡与文化的产生
一、人类的同一起源与原初平衡态
二、种群的多点起源与种群的原初平衡态
三、种群的失衡与文化的多点起源
四、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汇
第二章论文化四态与文明三态
一、采集与狩猎文化形成的丛林文明——印度文明的典型形态
二、农牧文化形成的乡村文明——中华文明的典型形态
三、游牧文化与城市文明——欧洲文明的典型形态
四、工业化城市文明——欧洲城市文明的展开形式
五、信息化城市文明——虚拟文明
第三章文化的展开与文明的演变
一、文明的类型反映了人类总文明中的差别性,先进与落后是意识形态的幻觉
二、农耕文化、工业文化是丛林文明的必需品
三、工业文化是乡村文明的必需品
四、采集文化与农耕文化是工业化城市文明的奢侈品
第四章论文明的性质
一、文明的本质
二、人类本能乃人类秉承的元能之别性相
三、智能乃本能中自知之能
四、智能使本能得以延伸,也使本能复归于元能
第二篇元能论
第一章人类对本体的认知历程
一、印度人的梵天说与真如圆觉说
二、西方文化中的上帝说与原子说
三、中华文化中的易说与道德说
四、内证体系、外证体系与内外合一的体系
第二章元能为现象之本体
一、文化现象的能性
二、物理现象的能性
三、精神现象的能性
四、交流的能性
第三章元能体性论
一、元能之体
二、元能之性
三、元能之能所
四、元能之自现性——所知之自展开性
五、元能之自明性
第四章元能自现论
一、元能场唯一据点,分位为无量的能量据点
二、净能据点以净能波的方式收放净能,净能波为能的总频
三、见分单势的收聚与相分净色根形成色能势
四、色能势叠加,生物能质合势
五、力能动与现象世界
六、多重世界与众生据点的参与
七、余能影与虚拟世界
第五章元能境界论
一、元能展开的总性、别性与总相、别相
二、诸级世界的心、身、器三种相
三、界、境、域的总相与别相
第六章宇宙图景的比喻
一、元能场与电视的荧光屏
二、据点与发光点
三、元能分频的多重世界与电视机的多频道
四、据点隐显生成世界,发光点隐显生成图像
五、宇宙展开的能性与能相,恰如电视机的能与相
六、能级之界与频道
七、不同之处
八、人间觉者乃是掌握遥控器的人
第三篇心维论
第一章心维之识维度与相
一、识的分类
二、识的分位
三、识的衍生关系
四、八识、五识与七识、六识见相二分的缘虑关系
五、七识与六识的净与染及执性或所知障的产生
六、八种识自证分及其关系
第二章心维之识与现象认知
一、俱生法执与我执的产生
二、分别法执与我执的产生
三、我法二执与境界
四、知识的发生
五、名言相与知识
第三章助伴心维与觉受——(上)
一、助伴心维的遍行
二、助伴心维的别境
第四章助伴心维与觉受——(中)
一、根本绝对的善心
二、相对的善心维别性
第五章助伴心维与觉受——(下)
一、烦恼心维
二、不定心维别相
第六章心维的智维度与能性
一、三大文化系统中都有智慧观
二、元能智或法界体性智与第九识
三、净能智或大圆镜智与第八识
四、色能智或平等性智与第七识
五、物能智或妙观察智与第六识
六、力能智或成所作智与前五动识
七、五种智的总体关系与九种识四分态之关系
第七章心维之智识转变及性相双显
一、智识性相的结构
二、觉悟即转识成智
三、性相双显
四、总别双显
第八章理性心维模式与城市文明
一、理性心维模式的特质
二、理性心维模式生成城市文明
第九章玄性心维模式与丛林文明
一、玄性心维模式的特质
二、玄性心维模式生成丛林文明
第十章道性心维模式与乡村文明
一、道性心维模式的特质
二、道性心维模式生成乡村文明
三、三种心维模式的比较
第十一章智识平衡与宇宙人生
一、人生即是阅历
二、人生即是净化
三、人生即是救赎
四、人类的历史
五、人生的安排
 
《文明的共和》下卷
 
第四篇众生共和论
第一章众生精神的同源性与共和性
一、众生同芯
二、同芯同构
三、非进化亦非退化
四、差异性即是平等性和共和性
五、差别性与污染作用
第二章众生身体的共和性
一、身相缘于众生共同加持
二、以宗教情怀敬畏众生
第三章器界的共和性
一、物理现象是精神信息的凝聚
二、人类对财富不具独占性
三、财富是众生共享的
四、东方财货观
第四章众生中人类的定位与作用
一、人类是识、身、器开发最完整者
二、人类最具足觉性
三、人类依流转现身世界,依净化回归本体
四、众生依三果流转三界
五、人类依刹那善恶因果相续而行显于世间
六、人间事业是三因果的和合而成
第五篇人类共和论——世界和谐论
第一章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人类共和时代的来临
一、一体化的共和世界
二、外部一体化必以内在一体化为根据
三、三大文化体系的共和
第二章文化变革中的价值与行为
一、 价值诉求体系的共和性
  二、 人类行为方式的共和性
第三章文明的性质与共和
一、文化与文明
二、文明与自性
三、文明的同根性
四、文明的共和性
五、文明的内含与三大关系的侧重
第四章三大文明的奠基与特质
一、丛林文明的特质及人类所应吸收的成果
二、乡村文明的奠基与特质及人类要吸收的文明成果
三、城市文明的特质及人类所应吸收的成果
第五章三大文明的共和
一、人类文明的转型
二、人类文明的平等与开放
三、人类文明的并行与开放
四、人类文明政治结构的变革
五、人类文明经济结构的变革
六、人类文明业态结构的变革
七、人类文明人口结构的变革
八、人类生活结构的变革
九、共和文明的整体性
第六章各种主义对共和文明的蔽障
一、每一种主义都是主体观察现象的角度
二、种族、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冲突
三、意识形态与理想主义
四、科学主义与进步主义
五、人类中心主义
六、宗教信仰
第七章人类共和历史观
一、三大文化系统的人类历史观
二、人类认知与利用元能的过程
第八章弱力时代
一、人类的五种强力
二、人类的五种弱力
三、三大文明与十力的运用
四、三业对诸力的运用
第九章再创共和文明是中国人的世界责任
一、中国历史是共和的历史
二、再创共和文明是中国人的世界责任
三、中国人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