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周年纪念折射图书影响力
相信读者在翻阅常看的图书时,会不经意发现它可能已经走过了许多岁月。像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自1981年编辑出版,至2011年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在2014年10月,业内再次出现了出版社为颇具影响的图书举办“周年纪念”的现象,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问世20周年之际,举办“三联·哈佛燕京学术及出版论坛”;译林出版社为出版历时近20年的“人文与社会译丛”开展了“人文与社会译丛”出版百种的纪念座谈会。
不难发现,此类能够举办“周年纪念”的图书产品具有许多的共同性,对于出版社自身来讲,一方面最能体现其出版品牌,另一方面图书产品的寿命和规模具有延续性;对于社会和学界而言,则是集结了重要的研究著作,发挥了相当的影响力。
以“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为例,这是三联书店与哈佛燕京学社共同策划,以出版人文、社科学者原创新著为中心的学术丛书。从1994年出版第一辑以来,丛书基本保持每年1辑、6到8种新书的出书频率,迄今已经推出了15辑,近百种学术专著。
特别是丛书草创之初,要面临两国国情的巨大差异,学术评价和出版形式上也有许多需要沟通理解的地方,丛书创始阶段取得的成功是得来不易。而且,哈佛燕京学社提出一个条件,就是按照国际制度,严格评审,培养规范,提携新进。这一要求不但得到三联书店的积极响应,而且几乎与中国学界元老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季羡林、厉以宁、李慎之等的鼓励支持下,丛书在三联书店建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从设项、遴选、签约到编校、出版和发行,基本按照国际学术惯例进行运作。因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专著出版前的匿名评审制度也是三联最早在国内实行的,在业内和学界都有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所以,针对“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的20周年纪念也可以视为对学术出版质量以及匿名评审制度的一次纪念和推广。
相似的,译林出版社的“人文与社会译丛”在译者的选择上,力争由相关方面具有良好素养的学者来担纲。如《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者钱乘旦、《政治自由主义》的译者万俊人、《临床医学的诞生》的译者刘北成、《马基雅维里时刻》的译者冯克利等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入选译丛的作品,多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国外有广泛影响的一流学者和思想家的代表性作品,大多为西方高等学府的必读书目,不少已经成为本学科或跨学科的经典。
不同于上述以作者群为基础,具有规模效应的图书产品,一些出版社还针对单一的图书品种或同一作者的创作开展了相关的“周年纪念”。此类现象往往折射出作者的强大号召力,以及图书的强势销量。譬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今年5月份便为曹文轩及其创作的“我的儿子皮卡”出版五周年庆典。记者从该社北京中心了解到,自2009年“我的儿子皮卡”系列第一册《尖叫》出版以来,这部“曹文轩少年成长”系列小说就屡获殊荣,深受读者喜爱和业界好评。至今累计销售150多万册
其实,不仅仅是出版社会为图书的出版开展纪念活动,一些经典名作还会被民间自发的展开纪念。1813年,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在英国出版。就在2013年全年,英国等地举办各类活动以庆祝这部伟大小说出版200周年。像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许学院着眼于这部小说衍生出的电影和其他文学作品的分析;赫特福德大学则研究奥斯汀的小说与英国地貌风景之间的联系;汉普郡的查顿庄园图书馆的话题则涉及小说的改编作品与当代女权主义思想间的关联。又如,阿根廷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是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2013年是他的《跳房子》面世50周年。著名的科塔萨尔著作研究专家玛丽安赫拉·费尔南德斯,与北京大学、塞万提斯学院合作,举办了多场纪念活动。展会面向公众开放。参观者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罕见的资料与物品,如作家肖像照、有作家亲笔书写献词的书本、图书插图原稿、光盘以及作家的私人物品和信件等。这样的图书周年纪念,也更像是西班牙语文化在国内的一次普及宣传。
形式 从研讨会到产品再开发
对于出版社而言,图书的周年纪念其形式和内容同样值得推敲和考究,一方面可以再次助推的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出版社的品牌形象也获得了一次新的塑造机会。
上述提到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等较为专业的学术著作,一般多采用严肃的研讨会的形式,而一些大众读物或畅销童书则多采取轻松的庆生会或者签售会等。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记者在三联韬奋书店购书时遇到“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二十年系列讲座”。为纪念丛书创建二十周年,在金秋季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腾讯书院联合举办一系列的学术讲座讲述该丛书,这样的人文讲座形式也应引起有识之士的注意。
在图书周年纪念的主体活动之余,围绕原著本身,推出纪念版、珍藏本是另一种可取的手段。例如,在之前的南国书香节上,为庆祝英国著名插画家艾力克·希尔创作的经典形象小狗“小玻”诞生30周年,接力出版社推出了“小玻系列翻翻书限量珍藏版”礼盒装,并专门邀请了中科院学前教育研究所专家王雁为“小玻”系列撰写了单篇的亲子阅读指导手册。再如,在2013年,美国学乐出版社推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5周年纪念版。这次的纪念版重新请设计师KazuKibuishi绘制了封面,出版社并在同年11月推出“霍格沃茨图书馆”套装包括《神奇动物在哪里》、《魁地奇溯源》、《彼豆诗翁故事集》。又如,安东尼·伯吉斯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发条橙子》在2014年适逢出版50周年纪念,当年书出版时并没有太多插画设计,今年英国出版社FolioSociety邀请插画家BenJones创作一系列全新小说插画,并加入了库布里克的电影改编版本中的影像符号,以及心理分析式的图像语言。
除却出版原著的纪念套装,也有出版社针对作者的创作过程推出纪念文集。2014年8月,纪念童话《神笔马良》创作60周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了文集《神笔马良故事的故事》。书中收录的《神笔马良正传》是作者洪汛涛生前最后定稿的唯一长篇童话终结版本,为首次发表。据该文集编者洪运介绍,《神笔马良正传》是洪汛涛在最初《神笔马良》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故事情节、借鉴了民间故事的惯用讲述手法创作而成,设有许多伏笔和悬念,同时不乏讽刺、幽默、夸张之处。
不仅仅是上述大众化的小说产品,在普及性的辞典方面同样不乏案例。上海辞书出版社纪念《唐诗鉴赏辞典》出版30周年下足功夫。该社在2013年的上海书展中特别推出限量发行9999套的《唐诗鉴赏辞典》(纪念版),该书印有唯一编号,仅一版一次,不再重印。此次限量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纪念版),除选收由俞平伯、周汝昌、王运熙、萧涤非、程千帆等百余位等国内唐诗研究专家撰写赏析文章的唐诗名篇,还在书前以彩色插页影印程千帆、霍松林等约50位鉴赏文作者的签名,并随书附赠配乐朗诵《唐风今韵》,收录由著名演员孙道临、曹雷、郑毓芝等此前专为本书所朗诵的诗歌32首。此外,纪念版重新插配了有关唐人诗意的书画作品50幅,并附录《诗人小传》、《诗人年表》、《唐诗书目》、《诗体诗律词语简释》等工具书,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唐诗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有国外的出版商在为纪念图书的出版周年时,率先在电子书上追加附加内容吸引读者的关注。譬如,为纪念“企鹅经典(PenguinClassics)”系列出版65周年为例,企鹅集团发布了一系列经典文学作品的“加强扩大版”电子书。像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的名作《人鼠之间:加强版》,便包括了一段对演员JamesEarlJones的专访,以及一份史坦贝克在1962年诺贝尔奖颁奖晚宴上的演讲以及由圣何塞州立大学教授SusanShillinglaw汇编的导读和阅读清单。企鹅还通过社交网站、博客、企鹅经典图书俱乐部、PenguinClassics.com网站和SiriusXM卫星广播推广该系列加强版电子书。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