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我们先要追赶日韩,成为亚洲出版强国,然后才谈得上与欧美出版强国在国际少儿出版的竞技场上角力。
  ——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 李学谦
  □本报记者 左志红
  “中国已经是世界少儿出版大国,但还不是少儿出版强国。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少儿出版在版权贸易方面处于第三梯队,第一梯队是欧美出版强国,第二梯队是像日韩这些亚洲出版强国。我们先要追赶日韩,成为亚洲出版强国,然后才谈得上与欧美出版强国在国际少儿出版的竞技场上角力。”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版协少读工委的掌门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这样描述中国少儿出版在世界版图上的坐标。他认为,中国要从少儿出版大国迈向少儿出版强国,至少需要完成以下三个转变。
  第一,加强内容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业界常把2002年到2011年这10年看作是少儿出版的“黄金10年”。李学谦认为,经过这10年的发展,中国的少儿出版已经实现了从“中国加工”向“中国制造”的转变,告别教辅书、引进版和公版书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原创童书成为市场主角的新天地。但中国少儿出版还要进一步加强原创,打造精品力作,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我们传统少儿出版还处在产品经营阶段,而西方少儿出版已经进入品牌经营阶段。例如比利时的《丁丁历险记》在全世界用78种文字出版,瑞典作家林格伦系列作品用近100种文字出版。也就是说版权贸易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很大比例,其中原因就在于人家的原创能力很强,有国际公认的精品力作,而这是我们没有的。”李学谦说。他认为,尽管这些年我们已经有了“中国制造”,但是有些“中国制造”的水平还不高。“比如说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以校园小说、幻想小说、童话三类题材为主,真正深刻反映现实的优秀作品不多。我们的图画书还是引进版在唱主角,科普图书、人文社科图书的原创出版也比较薄弱。这些都有待我们改进。”
  第二,加快与新技术的融合,完成从单一纸质出版向以纸质读物为基础的全媒体复合出版的转变。
  李学谦认为这种转变要分四步走:一是用数字技术来改造传统出版,实现流程再造。李学谦说:“中少社有40多台服务器,已经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EPR系统、企业邮箱系统,实现了流程数字化。”二是采用数字技术,丰富纸质读物内容的呈现方式。“如中少社很多纸质读物采用点读笔、增强现实(AR)技术来进一步呈现内容,丰富了孩子的阅读体验。”三是实现全媒体复合出版。“中少社的全媒体出版平台正在低幼中心试运行,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内容,分别做成电子书、电子刊、动画、音视频文件、传统纸质书刊等不同产品。”四是今后出版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以出版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方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双向互动传播方式转变。
  第三,加快国际化进程,实现以国内市场为主向统筹运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转变。
  李学谦认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除了要夯实原创基础外,还要利用各种渠道走出去,并且建立走出去的队伍。一方面要熟悉国际市场,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通过书展等平台,熟悉国际版权贸易市场,与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走出去的渠道。李学谦举例说:“今年5月,中国版协少读工委首次组团亮相世界最大童书展博洛尼亚书展,在版权输出方面就收获颇丰。”另一方面要建立走出去的队伍,不光是要培养我们自己的版贸人才,还要争取一些在国际少儿出版界、国际儿童文学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做我们国际合作方面的顾问。“例如,中少社就聘请在国际儿童出版界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前主席亚当娜为国际合作顾问,借助‘外脑’开拓国际市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