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缺乏核心,被中国足球拖累?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距离世界杯开幕只有10天,但市面上新推的世界杯图书却寥寥无几。新书品种不超过10种。而前几届世界杯,中国书商曾创造过一届推出40种世界杯图书的纪录。
书商黄先生的出版公司曾连续推出三届世界杯图书,但这次他们选择“金盆洗手”。
黄先生注意到,今年除了《2014巴西世界杯观战指南》等少数几种新书实用性还算可以之外,绝大多数还在走“资料重复拼凑”的老路。像《图说世界杯1930-2014》和《世界杯球星1930-2014》,“这些书如果放在前几届世界杯和后几届世界杯都是完全可以出版的。就是那点资料不断地拿出来利用。”
黄先生也做过几本这类“资料性”世界杯图书,但他今年决定不做了,因为他觉得冷饭再这么炒下去,都有点对不起读者。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中国书商操作世界杯图书,其实也并不甘心只停留在资料堆砌的层面,只是他们实在很难获得世界杯的核心内容。
有一些出版社曾试着同国际足联以及某些国家足协联系,希望能够获得独家授权的图片和资料,结果人家往往不理不睬。还有出版社给一些国际大牌球星去信,想让他们写个序,结果也石沉大海。
黄先生也表示,中国书商基本上被排斥在世界杯独家内容之外,“我觉得这是受了中国足球的拖累。我们是足球弱国。人家有好的内容自然更愿意提供给那些足球强国的出版商。”
幕后:图书靠不住,读者自己制定攻略
这几天,记者在上海一些书店走访时发现,世界杯图书的销售远不及其他热点图书。上海博库书城企划经理朱兵对记者透露,今年世界杯图书中只有《2014巴西世界杯观战指南》和《桑巴荣耀:2014巴西世界杯竞彩观展指南》等这两种实用类图书卖得相对好一些。前者目前博库的销量达400余册。“其他那些那资料性的,以及球星传记,根本就谈不上销量了。这些内容网上都有,谁还会去买书呢?”
资深球迷兼读者林森对记者直言,他对中国人出的世界杯图书已经丧失了信心。“既然要出书,哪怕约一些世界足球核心人物来写一些对比赛进程的预测也好。没有什么新鲜内容,竟然就出书了。那点冷饭反复炒了很多年。出书也太没有诚意了吧!”
记者注意到,在没法依靠中国的世界杯图书之后,一些球迷开始自己编制世界杯观战攻略。他们所用的资料直接从外国网站翻译,再结合中国球迷必须熬夜看球的实际情况,编制“既热烈又健康”的攻略。这些草根资料反倒在网上受到了读者的热情追捧。
(来源:青年报)